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已经高达 35.6%,血脂异常被称作最隐蔽的“温柔杀手”,很多人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但血管已被慢慢“侵蚀”,其实血脂高也有一些外在表现。
久坐不起、加班熬夜、烟酒过度,爱吃油腻、不爱动……如果这些都是你平时的写照,那就要好好留心你的血脂了。
身体这6种变化当心血脂高
1.头晕犯困
时常感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睡眠不好、容易忘事;手脚易发麻、沉重;清晨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夜晚却很清醒。
2.眼球周边有灰白环
黑眼球边缘被一圈灰白色、宽 1~2 毫米的圆环或弧形半圆环所包围,时间久了,颜色会不断加深且越来越明显。
3.手部有黄色结节
手背、指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臀部等部位出现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或是手掌出现黄色或橘黄色条纹。
4.腿肚抽筋
腿脚经常抽筋、刺痛,补钙,休息并无好转时需警惕血脂偏高,这是因为血脂升高可以导致下肢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使供应下肢的血流不能满足需要,就会出现下肢缺血症状,表现为发凉、麻木,腿部肌肉会出现痉挛,俗称“抽筋”。
5.视力模糊
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增多、流速减缓,脂蛋白从毛细血管漏出且侵犯到黄斑,就会影响视力。
6.睑黄瘤
睑黄瘤大多数都好发于中老年人,而且以女性多见。我们平时在门诊所见到的是患者的上睑内侧会出现浅黄色的扁平苔藓状的病变。大多数这一类患者都是由于体内的脂肪含量增高,或者代谢异常,结构紊乱而导致脂肪组织沉积在皮肤以及肌腱的位置。
吃素能控制血脂吗?
其实高能量食物在素食中也不少见。
例如:米面都是中等偏高的能量食物,素食中富含淀粉的面包、饼干等能量也都较高;如烹调油,即使是植物油,其能量与肥肉、猪肉都是一样高;同样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物能量也很高。
如果只吃青菜等能量很低的蔬菜,虽然所含的能量很低,但可能会打破人体能量平衡!例如:如果单纯吃素,可能会导致某些 B 族维生素摄入不足,而B族维生素与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代谢密切相关。B 族维生素主要存在于奶、蛋、动物肝脏和鱼中。因此只摄入素食,可能患有 B 族维生素缺乏症,而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这可能也是血脂异常的因素之一。
所以如果患了高血脂,最好调整饮食结构,以“少荤多素”为原则,而不是完全吃素,这样才能达到科学降血脂和营养均衡的目的。
另外高血脂人群平时也应该多吃一些蔬果、粗粮和豆制品,少吃甜食、饮料等高糖食物,同时尽量避免一切肥肉、动物内脏和动物油等。此外患者还应增加运动量,必要时结合调脂药物进行治疗。
提醒:少吃点油脂,更重要
如果不控制油脂摄入,只靠吃这些辅助调节血脂的食物是很难让血脂水平达标的。
一般人群摄入饱和脂肪酸应小于总能量的 10%,而高胆固醇血症者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7%,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 1%。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摄入脂肪总量, 每日烹调油应少于 30g。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等。
小贴士
1.一次体检异常:2 周后复查
如果一次检验结果接近或超过理想血脂临界值,应间隔 1~2 周,在同一家医疗机构再次抽血复查。如两次检测结果都不正常,且所得数值相差不超过 10%,就可据此判断是否存在高脂血症和采取何种防治措施。
2.日常血脂监测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建议: <40 岁成年人每 2~5 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40 岁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 1 次。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 3~6 个月进行一次血脂检测。
高血脂容易让血管硬化,而颈动脉就像全身动脉的窗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的人群可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