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互动中心 会员互动中心
别让血糖伤了“心”--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
发布时间:2024-07-16 点击数:21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糖尿病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点,如果患者血糖持续升高,长远可以影响身体各个系统,包括心血管、脑血管、肾脏、视网膜、神经、皮肤等,而其中尤其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息息相关。


640.webp.png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高血糖患者常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而这“高氏四兄弟”控制不好发展到最后就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心力衰竭。

糖尿病的主要致死因素是心血管并发症,大约75%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肌梗死,在冠心病患者中大约90%同时合并糖代谢异常,糖尿病与冠心病就像一条藤蔓上长出的两只恶果,所以既往也有学者提出“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的概念。


640.webp (1)_副本1.png

冠心病患者症状发作时轻则感觉胸口闷胀、绞痛、气短,重则会出现胸口剧痛、濒死感,但是,糖尿病患者由于疾病所致的神经病变,患者往往对疼痛感受不敏感,心肌梗死时可能感觉不到疼痛,这就会导致延误治疗时机。

糖尿病患者的另一个常见心血管疾病是心力衰竭,患有心力衰竭的糖尿病患者往往比无糖尿病人群的住院风险高出2.33倍。

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要严格控制好血糖,也要积极控制并存的其他可能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防治要点

01.注意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减轻精神压力:科学合理饮食,禁烟限酒,减少胆固醇、脂肪和糖分的摄取量,适当运动,控制好体重,作息规律,减轻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压力。


640.webp (2).png

02.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加强对多重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多个环节)的综合干预。

03.患者每年需要进行危险因素及慢性并发症的筛查,包括超重及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吸烟、冠心病家族史、慢性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足等。

04.识别心脏疾病早期表现,如容易出现头晕、多汗、心悸、乏力,活动后容易出现气促、胸闷、胸骨后疼痛不适等,及时去医院检查,排查心血管疾病。


640.webp (3).png

05.定期做心电图等心脏相关检查:有症状时,立即行心脏相关检查;无症状时,需3~6个月复查心电图,必要时进行冠脉CTA、核素心肌显像以及冠脉造影等检查确诊。

06.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血管病急性发作或原有病情加重。因此,治疗中要尽量避免低血糖,避免空腹剧烈运动,并要加强规律血糖监测。对于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人群,要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避免低血糖发生。

07.慎重选择降糖药,因为有些药物对心肌缺血的自我保护有不良影响。优先选择对心血管疾病具有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具体情况请咨询内分泌科医生,获得专业意见。

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在祖国医学中,既属消渴病,又属心病,特色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可灵活辨证用药,更好地缓解患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