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 Interaction Center Member Interaction Center
干细胞修复损伤心肌,为冠心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Publishtime:2023-09-12 Views:98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冠状动脉出现粥样斑块硬化、狭窄甚至堵塞,导致局部心肌出现缺血、损伤等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

640 (2).jpg

冠状动脉是心脏供血的血管,一旦它出现了粥样硬化,则会导致心肌缺血,血氧不足后心脏便无法正常工作。就像家用水管因长期使用,其中水碱水垢淤积后使得水管变得狭窄,最后形成淤堵,直至不通。一般冠状动脉的管腔堵塞程度达到50%以上时基本确定为冠心病。

冠心病的类型

● 心肌梗塞

● 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 心绞痛

● 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 猝死

640.png

冠心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 气短。经常感到空气不够用或呼吸困难等,这种气短有活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平卧时加重,坐位时减轻的特点。

● 疼痛。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表现为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

● 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一些冠心病的症状。

● 会出现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的现象。

● 在饱餐、寒冷或看惊险片时会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

● 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会引起心慌、胸闷。

冠心病的原因是什么?

● 遗传因素:40岁以后发病率升高;

● 高血脂: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 高血压: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 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肥胖症:肥胖可增加冠心病的死亡率。

640 (1).png

干细胞疗法为冠心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传统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就是心脏移植,但供体缺乏、后期不确定性以及高额费用等因素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源性低,在体外培养容易大量扩增且仍然保留“干细胞”特性,是修复损伤心肌的最佳选择。

科学研究已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包括成骨细胞、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胰岛细胞和心肌细胞等。间充质干细胞还被证实能够回输到体内并转化为心肌细胞、修复梗死心肌。

640 (2).png

间充质干细胞经过特定的培养,再回输到患者体内,可以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形成新的血管,改善心肌供血,消除心绞痛的症状。

间充质干细胞还可分泌多种功能性因子,促进现有心肌细胞的存活、血管生成和内源性干细胞的募集,减少纤维化和瘢痕形成,还可发挥免疫调节及抑制炎症等作用,改善心肌微环境。

多项研究表明,患者经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能明显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都已得到证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干细胞会给冠心病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