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细菌,就会想到细菌是坏东西,会危害健康。其实人体健康与细菌是密不可分的。人体的内环境千奇百怪,尤其是肠道内存在有大量的细菌。肠道菌群与健康息息相关,肠道菌群紊乱会引发多种疾病,我们要学会和细菌和谐相处。
生死相依,相伴一生的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并非是生来就有的,它们实际上是“外来户”。
在母体子宫内,胎儿所处的是一个几乎无菌的环境,因此胎儿肠道内也是无菌的。
当胎儿出生之后的几天内,细菌通过分娩时阴道物质摄入、哺乳时的口腔摄入以及空气吸入等途径进入新生儿体内,并在肠道内定植,形成新生儿最初的肠道菌群。
随着婴儿的成长,肠道菌群的种类结构逐渐趋于稳定,最终形成成熟的肠道菌群。这些微小的生物的群体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定居到人体之内,悄无声息的与主人相随一生。
肠道菌群是巨大的“微生物库”
人体是一个巨大的“微生物库”。这些微生物大多分布在人体的眼、口、鼻腔、咽喉、皮肤、胃肠道、生殖器官等部位,总重量约1.27公斤,其中胃肠道微生物占比最重,约占总重量的80%,重量超过1公斤。目前已经检测到的微生物种类超过1000种,寄生在人体肠道的有300~400种。
人体肠道细菌大致分为三类。
有益菌,也就是“好”的细菌,对人体健康有好处。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
致病菌,也就是“坏”细菌,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如产气荚膜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条件致病菌,也就是“不好不坏”的细菌。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害,稍微有点益处。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对人体就有危害了,会导致人体生病,如大肠杆菌,粪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肠道菌群平衡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1.帮助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包括蛋白质、糖、脂肪、铁、钙及维生素D,合成维生素B、C、K、烟酸和叶酸等,维持正常的肠道运动。
2.促进机体免疫
由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组成的菌群通过占位保护、产生细菌素、有机酸、过氧化氢等物质,阻挡或抑制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袭肠黏膜产生非特异性免疫效果,肠道菌群作为抗原可刺激和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其功能的成熟,使机体获得对许多致病菌及其毒素的抵抗能力,发挥特异性免疫功效。
3.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双歧杆菌等有益菌能将亚硝酸胺降解为亚硝酸盐与胺,起到抑癌作用,而大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肠球菌、拟杆菌等能促使食物中的亚硝酸盐与胺结合成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亚硝酸胺。
所以肠道菌群是促癌还是抑癌,关键取决于哪些菌群占优势。健康状态下抑癌的菌群占优势,所以主要发挥的是抑癌作用。
4.抗衰老
在菌群平衡情况下,肠道菌群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液中毒素的浓度,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在人的肠道里保持较多数量的有益菌群,有利于维持身体健康。如果肠道的好细菌与坏细菌不能相互平衡了,人体就会生病。
肠道菌群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
守护肠道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健康肠道内部的菌群将原籍菌(属于专性厌氧菌、占99%),共生菌(兼性厌氧菌、占1%)和过路菌(具有一过性,不会长期存活在体内)按一定比例有机组合,不同种类的细菌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肠道微生态这片“净土”的平衡与稳定。
但是,有平衡就有失衡,一旦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如抗生素的使用、饮食的变化以及情绪变化等,都会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肠道有益菌被抑制,导致病菌“恣意妄为”,引起菌群失调。
例如,盛夏时节,不少人都喜欢“撸串儿”。于是,以腹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为首发症状的胃肠健康问题便时有发生,进而引起各种炎症,这就是外来菌在作祟。长此以往,可能引发诸多疾病。那么这种情况,我们日常就该多补充益生菌,提升身体免疫。
肠道菌群检测,了解自己的微生态
肠道菌群检测,通过16SrDNA的肠道菌群菌种定性定量检测、与基于qPCR技术的肠道菌群检测技术、与基于Elisa技术的蛋白检测技术,对人体菌群的多样性、种类、数量、丰度、结构、基因功能、代谢产物及代谢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获得个人菌群的“基因图谱”。
肠道菌群检测的各项数据,能全面反映出菌群的平衡/失衡状况。可提供关于肠道菌群总体情况、主要消化道致病菌、以及与肠道微生态相关的多指标全方位健康评估,包括:疾病风险、主要营养、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短链脂肪酸、睡眠压力及抑郁水平、抗生素抗性等评估。
通过肠道菌群检测,可以及时监控相关菌群的异常,提示疾病风险。配合针对性地干预和调理,改善肠道微生态,是预防相关疾病发生和缓解症状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