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互动中心 会员互动中心
影响你免疫系统的冷知识!从“大便”开始识别肠道微生态
发布时间:2024-06-28 点击数:238

什么是肠道微生态?它的平衡为什么重要?常见的肠道生态调节剂有哪些?普通人如何维持平衡?本文将针对大家最关注的几个问题,解析一下屡屡被cue的肠道微生态平衡。

什么是肠道微生态平衡?为什么重要?

你知道吗?在你的身体和体表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比你的细胞数量还多很多!

“微生物”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常常被忽略。但它们与我们息息相关——皮肤、口腔、呼吸道、胃肠道、甚至是血液、生殖道中都有微生物的分布。

几千年的进化过程中,微生物与我们相爱相杀,最终和平相处,形成了“人体共生微生态”。


640.webp.png

肠道微生态则是指寄生于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其中占据最主要地位的是微生物数量最多的肠道微生态。

肠道微生态,也被浪漫的研究人员称为“另一个你”。人类从出生后的数小时内,肠道中就有微生物的定殖了,并从此相伴终身。

肠道作为微生物最主要的栖息地,据最新的推测,正常成年人体内的微生物数量可多达10的13次方个(即1后面13个0),与人体细胞总数量几乎相同[1]。而且,肠道是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最主要场所,因此,“肠道微生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几年,在科研界肠道微生态的相关研究也很火,以至于相关的段子也层出不穷:


640.webp (1).png

同时,相关研究越来越成熟,肠道微生态的重要作用也被众多研究证实:

1. 有助于合成人体必要的营养素[2]: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B6、B12、叶酸、烟酸、泛酸、生物素等),维生素K等,还能利用蛋白质残渣合成必需氨基酸,如天冬门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等,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

2. 发挥生物屏障的作用,抵御致病菌的危害[3]:一方面,大量共生菌群黏附在肠壁上,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避免肠壁与有害物质直接接触。另一方面,正常情况下,占大多数的有益共生菌可以通过数量优势以及介导产生的细菌素等抗菌物质,压制致病菌的势力,从而保护人体的健康。

3. 调节生理,发挥多种功能[4]:最新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以通过生成短链脂肪酸、代谢胆汁酸、氧化三甲胺等, 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并对机体内多种生理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肠道微生态平衡,有助于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日常如何辨别?看便便巧识肠道健康

那么如何简单识别自己的肠道微生态状态呢?教大家一个小技巧——每天关注下自己的便便,也许你就能发现肠道健不健康啦~


640.webp (2).png


当然,如果偶尔或者短时间出现一些“问题便便”,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如果“便便”长期都处于“问题”状态,我们就必须重视了!可以做些什么补救一下呢?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警惕!“肠道微生态”的“杀手”们在你身边

知己知彼才能健康常在。首先了解一下,哪些“危险因子”会影响你的“肠道微生态”失衡?


640.webp (3).png

“肠道微生态”平衡不易,且行且珍惜。重点已帮大家划出来了,快来抄作业!


640.webp (4).png

肠道微生态调节剂有用么?常见的种类有哪些?

在对肠道微生态有了基本认知之后,接下来和大家科普一下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的相关知识。

微生态调节剂 (Microbioecologics)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其代谢产物或生长促进物质所制成的制剂,其可通过酶作用、抗菌、黏附定殖及生物屏障等作用来调整和保持微生态平衡,改善宿主的健康状态。

微生态调节剂主要包括益生菌、益生元,以及益生菌与益生元的混合制剂等。[5]

其中益生菌是我们日常生活比较常见的品类。目前比较公认的益生菌定义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当摄入适当数量后,能够定植于宿主并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从而发挥有益作用。

近年在这种肠道菌群研究的热潮中,益生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的关注,因为益生菌是目前被公认的能促使肠道菌群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被广泛利用的功能性食品的原材料。

消费者如需选购,请重点了解菌种/菌株、活菌量等信息,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益生菌产品。根据肠道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益生菌应选择多菌种、高剂量混菌,关键还是要学会看产品说明,选择适合自己的。

总而言之,你的肠道健康要靠自己来守护!建议更多人养成主动健康的习惯。莫等肠道微生态不平衡后,再来追悔莫及。


参考资料:

[1]Sender R, Fuchs S, Milo R. Revised estimates for the number of human and bacteria cells in the body[J]. PLoS biology, 2016, 14(8): e1002533.

[2]Rowland I, Gibson G, Heinken A, et al. Gut microbiota functions: metabolism of nutrients and other food components[J].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8, 57(1): 1-24.

[3] Takiishi T, Fenero C I M, Câmara N O S. Intestinal barrier and gut microbiota: shaping our immune responses throughout life[J]. Tissue Barriers, 2017, 5(4): e1373208.

[4]Shreiner A B, Kao J Y, Young V B. The gut microbiome in health and in disease[J]. Current opinion in gastroenterology, 2015, 31(1): 69.

[5]http://news.cnfol.com/chanyejingji/20200224/27971457.shtml